客戶至上 誠信經營
Product category
在上海世博園浦西展區,有一個展館被稱為“魔盒”,在它的內部,設計師用112塊大型的LED屏幕,組裝出了一個720度的“幻想空間”―這里就是國家電網館。通過這個魔幻的空間,“魔盒”向普通觀眾們講述了電力如何滿足中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的用電需求,以及如何跨越3000公里以上的距離傳輸電能的故事。
在“魔盒”的地下一層,還有一個智能電網展區,在這里,襯托著“魔盒”的魔幻意境,讓人感到智能電網不再是一個空談的概念,而是一幅正在實現的藍圖。參觀者可以透過寬大的玻璃窗看到服務世博會的智能變電站的運行情況,這座被譽為“能量之心”的智能變電站在其投入運行后的信息采集、傳輸、處理和輸出等流程中均實現了智能電網的愿景。
如果說,“魔盒”向我們展示的是一幅智能電網的理想畫卷,那么,很多人會好奇,在中國究竟智能電網已經走到了哪一步?為此,《計算機世界》報社記者通過深入調查采訪了從發電到輸電、配電和用電的多個應用場景,讓人們能管中窺豹地捕捉到中國智能電網的發展現狀。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 66241190
傳 真: 56422486
手 機:
個性化:m.btlida.cn
四網融合
打造智能家居
國家關于“三網合一”的討論一直非常激烈,各職能部門之間關于“三網合一”方案也處于“難產”過程中。但智能電網中的智能電力線通信,卻悄悄把“四網融合”的概念推上了臺面,并悄悄地幫助普通家庭實現了以往夢寐以求的智能家居。
北京蓮香園是北京三環外的一個普通小區,這里也有著一個奇妙的智能電網世界。它雖然沒有“魔盒”那么魔幻,但是它比前者顯得更加實際和貼近百姓的生活。
這是一個普通的三居室,位于蓮香園小區內一棟居民樓的頂層,除了天臺上的太陽能發電光電板有些特別外,它和普通家庭沒有太多的不一樣。但實際上,這里是國家電網公司智能電網用戶服務試驗點。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通過智能電網,即使在千里之外,住戶也可以通過控制這套三居室中的所有電器。住戶只需某個特定的,根據語音提示通過按鈕選擇需要控制的電器,然后再根據語音提示,選擇開或關這一電器。
“除了太陽能分布式光伏并網發電系統的建設是目前國內*之外,蓮香園小區的智能電網用戶服務試點還實現了很多增值服務方面的突破。例如,在利用200Mbit/s電力線寬帶通信技術采集用電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家庭智能交互終端實現了用戶與電網之間的互動;通過無線技術進一步延伸至家庭用水、用氣表數據的抄收;通過智能插座實現了電熱水器、空調、電飯煲等家庭靈敏負荷的用電信息采集和控制;通過無線技術建立了集緊急求助、燃氣泄露、煙感、紅外探測于一體的家庭安防系統;開通了視頻點播、和寬帶接入服務于一體的‘三網合一’服務。”國網信息通信有限公司總、黨組副書記劉建明向《計算機世界》報記者介紹說。
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計算機世界》報記者,從小區設在地下停車庫內的配電變壓器到室內電表之間,目前沒有鋪設任何通信線纜,*是采用電力線寬帶通信技術來實現用戶用電信息的采集。當設在配電室內的采集主站下發抄表命令后,所有采集器并發采集各自所轄的電能表數據,1分鐘左右即可完成試點小區所有378戶居民用電數據的采集。由于帶寬足夠,采集器能夠實時響應采集主站下發的控制命令,從而實現無延遲的遠程通斷電控制。
工作人員表示,有了這樣的遠程通斷電控制能力之后,小區住戶不但可以通過智能交互終端實現水、氣表數據的抄收,而且還能實現家庭安防服務、社區服務、用電信息交互服務等一系列增值服務。
“安全防范是居民對智能家居的首要需求,在家庭內部安裝紅外傳感器、煙霧探測器、燃氣泄露探測器、緊急報警按鈕等安全防范設備,通過用戶智能交互終端對安防設備進行如布防、撤防等管理。用戶智能交互終端通過無線方式獲取報警信息,并上報物業管理單位。物業管理單位負責處理報警,使得物業安保人員能夠快速采取應對措施。物業管理單位還能保存歷史信息,方便查詢。”劉建明介紹說。
智能帶來互動
“重發、輕送、不管用”,這曾經就是中國電力行業的寫照,而智能電網所能帶來的用電互動,恰恰能改變這樣的情況。
在蓮香園試點項目中,用戶能夠通過房間中的智能交互終端實現用戶參與用電管理。用戶在智能交互終端輸入預付費金額,通過一套符合IEC62055標準的安全保障機制,采集主站系統對預付費金額進行管理。用戶智能交互終端與采集主站之間實現三表數據(當前、歷史)查詢、繳費信息查詢、用電提示(停/復電通知、電費提醒信息)、電力宣傳等信息顯示,實現交互。
有研究表明,居民用電高峰負荷中約有1/3都屬于制冷空調負荷。為了保證電網可靠性及供需平衡,供電高峰時對大量靈敏負荷進行管理與調度,可以在盡量減小停電對用戶影響的情況下,實現負荷轉移、旋轉備用和增強系統的安全性等功能。
在蓮香園小區的這個試點項目中,記者就看到,用戶通過智能交互終端通過電力線通信技術,利用智能插座與靈敏負荷進行連接,完成靈敏負荷控制(采集主站控制、交互終端控制、或互聯網遠程自助控制)、靈敏負荷用電信息采集、靈敏負荷用電分析等靈敏負荷管理工作。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院長劉俊勇教授認為,這種供電方與用電方之間的互動,恰恰是智能電網zui令人激動的地方。“它是實現電網與消費者之間實時交互響應、增強電網綜合服務能力、滿足互動營銷需求、提升電力系統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用電環節是電力系統與客戶之間的zui終界面,相比較發電、輸電、配電等其他環節而言,目前用電環節的互動化屬于薄弱環節,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術,提升用電環節的應用水平,才是真正實現智能電網的關鍵之一。”
雖然蓮香園項目還處于試點階段,但是對于智能電網帶來的用戶互動所能產生的社會效應,劉建明充滿了期待。“首先,它可以讓用戶通過了解家庭及家用電器的用電信息,主動參與用電計劃,實現節能減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其次,它可以為百姓提供便民信息、安防等服務,為建設和諧社會做貢獻。第三,通過自動獲取水、氣表數據,降低自來水和燃氣公司的抄表成本,實現一網多用,提高網絡利用率。zui后,就是可以降低用戶高峰用電量,一般情況下,可降低用電量5%至10%左右。”
智能的發電企業
電力行業是關系到國民生計的重要行業,而且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電在瞬間就要完成發、供、銷的全過程。所以清潔發電、輸電、動態配電、合理用電共同成為智能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說到智能電網,很多人可能都會想到高大的輸電塔、巨大的變電站,而忽略其他的環節,這顯然是一種誤解。
“以發電企業為例,它就需要更多的智能,例如實現生產中的節能降耗,讓設備檢修盡可能占用zui短的時間等,所以智能的發電企業在發電設備的清潔化、移動化、數字化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劉俊勇說。
作為智慧地球理念的發起者,IBM也認為智能電網對于發電企業投資方面,尤其在新能源投資,比如風力發電和水利發電方面,通過信息的收集、經濟圈和城市需求的分析預測,可以讓發電企業更快、更及時地了解發電和輸電情況,同時還可以分析更多的信息比如風力情況、實施情況和風力的綜合預報,這些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可以讓發電企業合理進行電廠的選址、規劃和布局,同時合理安排接入電網的方式,合理安排電廠和電網之間的調度,向工業和居民用戶進行科學的配送。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市場營銷部綜合信息處處長蘇發博士認為,對于發電企業而言,特別是對于大唐集團公司這樣的特大型發電企業,從生產控制到企業管理都需要“智能”。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擁有世界zui大在役風電場――內蒙古赤峰賽罕壩風電場,蘇發介紹說,以風電控制為例,就需要引入更多的智能。“現在風電運行速度控制在每秒2米到25米,低于2米風機就轉不動,電就發不出來了,高于25米,風機也不能發電,否則會因為轉動過快而將風機損壞,所以對于風機調頻調速就需要智能化的控制。”蘇發說。
截至2009年底,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在役及在建資產分布在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電裝機規模突破了1億千瓦大關,達到10017.23萬千瓦,已經成為世界億千瓦級特大型發電公司。如何對企業進行精細化管理,在蘇發看來,這比控制風機速度更需要“智能”。
“大唐集團zui初是由來自全國14個省、市、自治區的企業組建而成。可想而知,這些企業管控模式的不一樣必將導致大唐集團在各個區域間信息化建設的不平衡。因此為了實現統一的管理,大唐集團通過理順管理關系,逐漸建立起自己的管理思路,與之相適應的信息化建設也逐步開展。”蘇發說。
據了解,目前大唐集團以電為主業,業務覆蓋范圍已經覆蓋到了上游和下游,已經成為集煤、電、油、運為一體的多產業鏈的集團化企業。“電產品發、供、銷瞬間完成的行業特點,以及多業態的企業發展態勢,決定了大唐在信息化建設上比其他行業的企業付出更多。以保證生產的穩定運行為例,每當拉閘限電時,我們所有的發電企業都會根據用電負荷的多少,產能實時進行增減,而這些都是必須瞬間完成的工作,這就需要一個非常智能化的管理系統來支持。”蘇發表示,企業要運營必須要管理,要管理就必須要有手段。在管理的模式下建手段,這就是信息化系統的建設。
為了給集團生產、經營和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大唐集團于2007年1月選擇大唐湖南分公司作為*個試點單位,開始了財務及相關業務一體化平臺的信息化建設。它主要包括財務管理、設備管理、物資管理和燃料管理四個業務板塊。其目標是,站在跨職能、跨組織的層面上優化流程,對發電企業核心價值的業務,如財務、生產、燃料和物資等進行統一管理。
進入2010年后,大唐計劃在下屬的廣西分公司、河南分公司、吉林發電公司、黑龍江發電公司和陜西發電公司五個單位,繼續推行財務及相關業務一體化平臺建設。屆時,大唐集團將投入大量資金,其中包括將購買35臺IBMPower570服務器投入到這五家試點單位的數據中心建設。
蘇發表示,隨著未來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大唐將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控體系,構建兩大平臺(管理決策平臺、業務支撐平臺),完善四大類應用(戰略管控類、重要資源類、公共應用類、主營業務類),集團公司的發展能力、盈利能力和競爭能力將會得到加強,整個集團將會朝著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采訪手記
電動汽車需要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之所以受到社會的關注,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它順應了人們對于節能減排的關注,可以解決清潔、可再生能源接入電網的問題。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智能電網辦公室副主任王海寧曾經向記者表示,風能、太陽能發電具有隨機性和間歇性,這就使電網運行控制的難度和安全穩定運行的風險明顯增大。同時,風能、太陽能發電的設備利用率較低,需要相當規模的常規能源與之配套。因此,需要智能電網來提高整個電網對清潔能源接入的適應性以及運行控制的靈活性、安全穩定的可控性。
中國的大型風力發電場、光伏發電站往往都在遠離用電中心的區域,雖然通過特高壓輸電線,這些能源也可以傳輸給用戶,但是有業內專家提出,應該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大力發展分布式發電站,讓更多的清潔能源方便地服務社會。
在蓮香園智能電網用戶服務試點就有一套光伏發電裝置,通過一個并網逆變器連接雙向智能電表,將太陽能發的電輸送到電網中,并且可以實現雙向計量。工作人員介紹,這套系統所發的電量,*可以滿足普通家庭的一般用電量。當然了,分布式發電系統也存在分散性、間歇性的特點,而且現在發電總量規模還不是很大,未來一旦要大規模地把它們接入到現有的電網中,如何消化、調度這些間歇性的、不穩定的電能,都需要智能電網提供更好的支持。
近日國家多部委鼓勵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出臺,隨著未來插電式純電動車這樣的*汽車大規模應用,*可以促進分布式發電系統的發展。可以試想,當在一個城市中隨處可見太陽能光伏發電、小型風力發電和生物質能發電的獨立發電系統,電動汽車不也就可以方便地在任何地點進行充電或接受更換電池服務,現在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電池性能不佳、充電站少等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嗎?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 66241190
傳 真: 56422486
手 機:
個性化:m.btlid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