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至上 誠信經營
Product category
導讀:正在德國波恩進行的第二輪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使“溫室氣體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問題的關注度再次上升。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zui復雜的挑戰之一。IBM公司提供財政支持的一份報告指出,電力工業要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諸多挑戰,包括:突發惡劣天氣造成的電力中斷,氣候變化對輸變電設施造成的漸進損壞等。在此背景下,電力行業更需要舉全行業之力,共同履行節能減排的社會責任。記者就此采訪了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有關專家。
我國一次能源以煤為主,清潔能源比重偏低,結構性矛盾突出。
2007年,據有關機構和專家估計,我國電力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約為27億噸,美國2006年的排放量為24億噸,從排放強度看,我國電力每千瓦時排放二氧化碳0.831千克,美國為0.612千克。
2008年,我國電力行業平均煤耗比2007年減少11克,*一項即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到7800萬噸,由此可見電力在節能減排方面的重要性。
關停小火電,采用冷卻爆破方式。
專家解讀 電力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在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電力行業排放量約占50%,基本上來自火電排放,燒1噸煤要排放近2噸的二氧化碳,因此,大力推進電力工業發展方式轉變刻不容緩。
從長遠看,一次能源構成中,以煤為主的狀況將長期存在,電源結構也是以煤電為主,煤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80%以上,煤電裝機容量占總裝機容量的70%以上。
未來幾十年,以煤電為主的格局難以發生重大變化,溫室氣體減排將成為未來電力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按照國家提出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的目標,電力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電力行業既是全社會溫室氣體的排放大戶,也是減排大戶,同時也為全社會減排溫室氣體提供重要的技術平臺。電力行業可以通過發展和應用智能電網,盡可能提高可再生能源轉換為電力的比重,從而促進工業和民用領域低碳技術的應用。此外,通過加強需求側管理,也可有效促進全社會的節能減排。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 66241190
傳 真: 56422486
手 機:
個性化:m.btlida.cn
關鍵詞 低碳技術挑戰
核心提示:我國水能、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規模大、分布集中,大多處于邊遠地區,需要走集中開發、規模外送和大范圍消納的發展道路,對電網的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另一方面,我國2000年以后建設的發電機組占65%以上,這些新建煤電機組技術水平已接近*水平,碳排放的鎖定效應明顯,再加上大部分低效機組已淘汰,使得電力行業高碳能源稟賦和高碳電力模式短期難以做出重大調整,電力工業低碳探索的艱巨性不言而喻。
專家解讀 電力工業是實現低碳發展的橋梁
電力工業是通向實現低碳發展的橋梁,主要通過三個層面發揮橋梁作用。
一是在企業層面,通過將低品位的熱能轉換為高品位的電能,實現清潔利用并提高整體能源利用效率;
二是在區域循環經濟層面,電力既是資源流、能量流、資金流的中心,也是生態工業的心臟,通過區域循環經濟的建立,能夠促進區域低碳發展和整體減排;
三是在社會層面,電網是電力需求側管理和運行的主體,通過需求側管理,能促進全社會的節能減排。同時,從全局性、系統性、長遠發展的觀點看,智能電網將是低碳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
為提高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亟需開展電力行業控制溫室氣體關鍵技術的研發、試點和應用,制定符合國情和電力行業特點的低碳技術路線和發展路線。
首先,要準確定位。要準確估計中國電力工業發展及技術水平狀況,重視鎖定效應。電力產業具有資金密集型和生命周期較長的特點,一旦發電和電力傳輸模式確定,其碳排放的基本模式便已經確定,再想改變有一定難度,且會付出巨大的經濟代價。
其次,要加強對約束性因素的研究。低碳發展的約束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哪些是生產力的約束,哪些是生產關系的約束;哪些是剛性的,哪些是彈性的;哪些是長期的,哪些是短期的等等。這些約束性因素要認真匯總,區別開來分析。
第三,要確定合理的發展路徑。如,電力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技術路線,包括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化石燃料發電的碳捕獲和封存技術(CCS)路線圖等。
目前,與低碳發展相關的法律有《清潔生產促進法》、《可再生能源法》、《節約能源法》和《循環經濟促進法》等,還應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體系,關注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法等法規的制定。
關鍵詞 合力應對氣候變化
核心提示:為提高電力企業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促進電力行業實現安全發展、清潔發展,適應日趨嚴峻的氣候變化形勢,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制定了《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框架》。
《框架》提出了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初步目標:建立健全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體制機制,研究并提出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和技術路線,加強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能力建設,開展“十二五”電力行業溫室氣體減排規劃研究。
專家解讀:集中行業智能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電力行業低碳發展絕不僅僅是電力企業的事情,甚至不僅僅是電力行業的事情。但是,電力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必須有高度的團結和合作精神,要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密切合作。同時,電力行業要與煤炭、石油等能源行業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當前,電力行業作為減排的重要領域,還未達成共識,基礎工作薄弱,技術儲備不足,缺乏全面系統的研究,協調能力欠佳,不能適應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形勢。必須盡快集中行業智慧,形成行業共識,開展相關研究,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正在推進中的《框架》提出,要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
一是信息交流共享機制。研究制定火電廠溫室氣體排放量統計、監測、考核方法,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完善統計網絡,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數據庫,開展統計分析前期工作;在業內建立信息共享機制。
二是重大問題協調機制。對于行業重大問題,應在業內進行充分交流,形成政策建議,提交政府。
三是共同研究開發機制。就電力行業共同關心的技術、經濟政策、溫室氣體減排路線圖和關鍵技術,共同研究開發,成果共享。
在中電聯層面成立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協調委員會和專家顧問組,指導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
此外,應建立電力行業應對氣候變化標準體系,通過標準的引導,提率,減少低水平技術的重復使用。
重大碳減排技術應用要示范先行,全面評估可行性、安全性,積極研究財稅、金融、價格等政策,有序推進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的應用。
建立指標體系。要建立低碳發展的評價指標體系,把低碳經濟的理念指標化。如總量指標、強度指標、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指標、控制碳排放的經濟指標等。是否適應低碳經濟的發展,應該由科學完善的指標來評價,如利用生命周期技術評估生產和生活活動的碳足跡。低碳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要有系統性評價,要求兼顧安全、清潔和節約;還應有經濟性評價,即行為是否經濟合算。
企業觀點·國家電網公司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應對氣候變化
2010年5月26日,e8電力企業組織在日本東京召開2010年峰會,主題是“電力的智能應用:推動氣候變化解決方案”。國家電網公司在會上提出“建設堅強智能電網 應對氣候變化”。
建設堅強智能電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能源的開發利用和清潔能源的快速發展意義重大。
中國的能源發展格局、清潔能源快速發展的現狀及趨勢,突顯了發展堅強智能電網的必要性。國家電網公司近年來在堅強智能電網戰略規劃、特高壓交直流工程建設、特高壓及智能電網試驗研究體系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
在建設綠色電網、推進節能減排方面,國家電網公司充分發揮了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優勢及其在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提高能源效率中的重要作用。
地方經驗·浙江
有序調停機組 節能減排*
截至2009年年底,浙江電網統調總裝機容量已達3600萬千瓦,其中火電裝機3408萬千瓦,占94.65%,燃煤機組2937萬千瓦,占81.58%,高于全國水平。但浙江省95%以上一次能源靠外省調入,煤炭自給率僅為3%。作為能源大省、資源小省,浙江省電力行業節能減排工作意義重大。
節約標準煤5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5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約1600噸,電廠直接經濟效益達2億多元……這組漂亮的數字,是2009年浙江省電力公司交出的節能減排成績單。
能夠取得如此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節能調度”功不可沒——通過有序調停燃煤發電機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成功將全省39家發電廠的用電負荷從65%提高到73%。浙江能源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當燃煤機組發電負荷率在70%左右時,負荷率每提高5%,每千瓦時發電煤耗降低約4克。
受金融危機影響,浙江省用電量自2008年年末開始,連續7個月出現負增長,不少電廠的負荷率僅在60%~65%左右徘徊,電廠煤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標明顯上升。浙江省電力公司意識到,節能減排大有可為。通過采取有序調停部分機組,提高運行機組發電負荷率,既兼顧經濟性,又保證電網穩定運行。從2008年12月開始著手研究可行方案,到2009年3月初正式頒布《浙江電網有序調?!穼嵤┓椒?,僅用了不到3個月。
吳臻是浙江電力調度通信中心調度計劃處處長,浙江省39家發電廠燃煤機組的煤耗、二氧化碳排放量、每臺機組的啟停費用,他全部了如指掌,并整理成了詳細的數據庫,便于查詢。
吳臻說,要說服電廠配合供電企業有序調停,具體選擇時要有科學數據作支撐,如將各家發電廠發電量進行統計,計劃發電量排名靠后的電廠,自然會成為首先考慮的調停對象。具體實施時必須公平、公正、公開,調停的電廠需要按照一定的規則有序輪換。
浙江省電力公司與省能源集團公司等發電單位合作,開展了各類機組啟停費用分析工作,確定了調停7天作為有序調停的經濟平衡點,也就是說,每臺機組調停的期限都不會超過7天,這樣可以確保機組的解并列不會過于頻繁。此外,還充分聽取電廠意見,將調停以電廠為單位而不是以機組為單位。這樣就給了電廠一部分自主控制權,在選擇調停機組時,可存在潛在缺陷的進行短時檢修消缺。
2009年下半年,當實施幾個月來的數據擺在各家電廠負責人面前時,不少人都大吃一驚:半年內,合計節約標煤30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100噸,減排二氧化碳80萬噸,節約營運成本近億元。(王娟 周艷)
聲音
企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擔負重要責任。我們有一個低碳企業聯盟,就是號召企業在國家引導下自覺節能減排。只有企業行動起來,我們才能夠達到真正的節能目的。
——世界自然基金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 楊富強
氣候變化與國民經濟、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比如,一場大風可能導致廣告牌、建筑倒塌,也可能引起一些高壓線的短路;雷擊災害可能直接造成人員傷亡,也可能導致整個供電系統癱瘓,引發一系列災害。多災種早期預警非常重要。
——國家氣象局局長 鄭國光
為應對氣候變化而倡導的高能效和低消耗,以及多元化的能源供應體系,將有助于保障我國能源的長期安全。在電力生產領域,我國現階段依然是以火電為主,通過淘汰小機組、采用超臨界以及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等,能有效降低單位發電量的碳排放量。
地址:上海市共康路1018號
: 200443
: 徐壽平
電 話: 66241190
傳 真: 56422486
手 機:
個性化:m.btlida.cn